《东坡乐府笺》是著名学者龙榆生先生20纪30年代写定的苏轼词的笺释,傅干《注坡词》则是苏词最早的笺注本,南宋绍兴初年已有钱塘(杭州)刻本传世。龙先生在撰写《东坡乐府笺》时,因《注坡词》“时有胜义”,故“加以采录”,“其原注可用者仍之”。此前,清代学者钱曾在得见元延佑本《东坡乐府》后称:“旧藏注释宋本(即《注坡词》)穿凿芜陋,殊不足观,弃彼留此可也。”(《读书敏求记》卷四)近人赵万里亦称《注坡词》“注释浅陋”(影印元刊《东坡乐府》跋)。刘尚荣先生校正的《傅干注坡词》1993年由巴蜀书社出版,刘先生力主“正确认识并合理评价《注坡词》,全面采录其中的精华,扬弃其误陋”(《注坡词考辨》)。以下,笔者拟从《东坡乐府笺》入手,对其与《注坡词》的关系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究(《注坡词》以刘向荣先生校证本为底本)。
一、《东坡乐府笺》对《注坡词》的采录
由于《注坡词》的旁征博引,资料翔实,《东坡乐府笺》的笺释对其注典进行了大量的采录。其中,有的笺注标明“傅注”,有的笺注虽未标明“傅注”,但究其材料来源,仍出自傅注。《东坡乐府笺》对《注坡词》注典搜采之多,令人惊诧,其中甚至有一字不漏者。而在龙氏笺注中以苏词为单位,全篇笺注未用傅注者仅有极个别的例子,如《定风波》(两两轻红)等。以下拟对《东坡乐府笺》对《注坡词》的采录进行梳理:
二、《东坡乐府笺》对《注坡词》的增补
对《注坡词》的疏略之处,《东坡乐府笺》则作了适当的增补,对其中涉及地理、小学的部分增补较多。
三、《东坡乐府笺》对《注坡词》的订正
由于《注坡词》成书早,其芜陋之处在所难免。龙榆生先生以其精湛的词学造诣,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订正。以下拟对这些订正进行梳理:
四、《东坡乐府笺》对《注坡词》的漏收尽管《东坡乐府笺》对《注坡词》大量采录,但也有漏收者,以下拟进行梳理:
五、《东坡乐府笺》对《注坡词》讹误的沿袭对《注坡词》的一些讹误,《东坡乐府笺》未及订正,而是沿袭,有以讹传讹之嫌,以下拟梳理之。
综而论之,对《注坡词》这部苏词最早的笺注本,龙榆生先生的《东坡乐府笺》除大量采录,还作了必要的增补和订正,但也有漏收及沿袭讹误之处。其实,这并非《东坡乐府笺》一书所独有,在其它一些已有旧注的代写论文古籍今注本中,往往也不同程度存在着。其原因除了传统文化的博雅外,或许也与注释者的学养有关,甚至可认为,古籍注释也需“与时俱进”,应适合当下读者的需求。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“作者不易,笺释家尤难”之说。
它也警示我们,在古籍整理中,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,我们必须保持严谨、审慎的态度。
|